本書以中文打字機為對象,追溯了中文與現代信息技術相適應的歷史。近現代以來,漢字作為非字母文字,在技術語言現代化的過程中遭遇了來自字母文字中心主義的重重阻礙,其一便是無法適應西式打字機。本書通過講述中文打字機的發明歷程,展示了漢語世界的機械革命,探索了中文尋求生存、適應且影響科技變革的歷史。書中描述了在近一個世紀之間,中文使用者在發明中文打字機的過程中進行的各種嘗試、經歷種種失敗或成功的故事,由此反映了中文如何突破字母文字霸權而融入全球化信息時代,重新獲得獨特地位。
[美]墨磊寧,美國斯坦福大學歷史系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歷史。創刊并主編學術期刊《論文述評》,著有《立國之道:現代中國的民族識別》。
張朋亮,西南政法大學外國語學院翻譯碩士。譯有《全球化與澳門》《時間大劫案》等作品。
引言 :中文里沒有字母 / 1
第一章 格格不入 / 33
第二章 謎一樣的中文 / 111
第三章 全新的機器 / 169
第四章 沒有按鍵的打字機叫什么? / 217
第五章 掌控漢字圈 / 257
第六章 QWERTY已死!QWERTY萬歲! / 309
第七章 打字抵抗 / 361
結語:通往中文計算機歷史與輸入時代 / 395
序?一
徐冰
可以說,墨磊寧教授這本書中的每一頁內容,都是我感興趣的。他從“中文打字法”百年來在全球的尷尬處境,從技術語言學視角,通過對打字機演化史的分析,使思想的觸角,觸到人類文明分歧的深處。對當下不同文明之間撕裂根源也具有反思意義。
全書圍繞中文打字機在不同歷史階段,對技術發展細節變化的論述,暗示了一個概念:文明分歧,不僅是各文明之間或東西方文明之間的問題,還有一種更具原發性的分歧,即漢字文化圈與整個世界文明之間的錯位。書中以各種生動事例告訴我們,漢字文化圈長期“被另類”于全球文明之外的怪異文化之列。
確實,漢字在過去幾百年里,都不能融入以“雷明頓”為代表的全球打字系統,而游離于所有語言系統之外。深究其原因,其實是與人種生理發音的不同有關。世界上主要語言發音都是黏著語或屈折語,說話一串一串的,詞性由音的變化規定著。而唯有漢語(也包括中國個別少數民族地區語言)是孤立語,單音節發音。這讓中文成為一個音對位一個字符的體系。其實世界上許多原始文字的雛形都是象形的,但由于發音的變化,只能發展成拼音文字的形式。別小看這一點不同,卻把“方塊中文”與其他所有文字區別開來,從而開始了漢字文化圈與其他語言文化圈的分道揚鑣,也就有了圍繞打字機功能設計上說不盡的故事。
由于上述原因,漢字成為了唯一的(除水書、女書等中國少數民族文字外)、還活著的古老文字并使用至今。長時間來,這使我和使用這一古老文字的人群,在為此自豪的同時,又有負重之感,似乎我們拉了世界文明的后腿,也制約了本民族現代化的進程。然而,今天人類已步入了AI、硅基、太空時代,而我們仍然使用著古老的“圖紋符號”在交流,一寫字,就在畫“小圖”。我們真的生活在穿越中,這又常給我帶來一種喜悅感。
確實,漢字方塊書寫的特別,左右了中國文化的獨特內涵。由于方塊字的整齊,中國人看重對稱的美感,就有了對仗、律詩的品味,以及中文寫作的獨有魅力。漢字音、意、形的豐富關系,使中文寫作與閱讀,成為一種多維的體驗。寫一句話:“一個人感覺寒冷,……”這故事里的“寒”字又套著一個故事:屋中,由于冷,一個人用草把自己裹起來,地上是冰——(篆書“寒”字)。
由于中文眾多的字符,使每一個開始接受教育的人,都要用幾年時間摹寫幾千個字形,這使中國形成了特有的拷貝文化。古體詩中講究的“用典”,與現代版權法是沖突的,就像圖形文字與字母文字,在打字機原理上反映出的沖突一樣。中國人寫了幾千年的方塊字,一定影響著這個民族的性格、文化性格和看待事物的方法,甚至今天的中國是這個樣子的原因。
龐大的中華帝國千年維系在一起,不能不說與模塊化的、頑固的方塊字有關。讀這種文字,不僅是獲取信息的“讀”,更多的是“悟”,這反映在它大量“四字成語”的方式上。四個字,幾乎就是一段故事、一幅畫、一個道理或一個概念。它不代表事物的細節,只代表這一類事物。從而這種文字具有概括性與包容性,適用于世界上最大的人群和它的多樣文化,都能用它表示并注入各自的文化內容,又在大一統之下和諧交流。
書中講述了歷史上對方塊字多次的破除運動,都沒有較過方塊字的執拗。文字學家、發明家的努力,始終糾纏于完整字義的方塊中文與無意義的字母之間的不能和解。林語堂等人曾試圖把漢字字素作為字母,拼在方塊中,能像西文字那樣重復使用。但哪知,漢字幾千年形成的圖形的復雜與審美的講究,幾乎成了品味最精要的藝術。機械打字將字素(偏旁部首)在一個方形區域內的散亂擺放,在視覺上是不可接受的。中文筆畫之間的穿插,就像樹枝在枝干間的生長,已似自然天成的結果,而非機械排列所能及。
中國人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在中國卻沒有成規模使用。因為中國人不可能為了方便把單字打散,犧牲方塊字的內涵與美,因為方塊字幾乎成了我們的命根子。(活字印刷對漢字的不便還有更多原因,我在《天書的過程》一文中有所論述。)漢字不可拆解,是由于構成漢字的每一個字素都有含義,不同于外文字母在組詞中的作用,我個人的創作實踐對此深有體會。1993年開始創作的“英文方塊字”,我試著把英文字母寫成中國書法用筆的風格,硬是把線性書寫的西文與方塊中文字弄在一起,出現了一種中文外表實為英文的表里不一的書體。我那時曾與日本計算機專家嘗試輸入英文字母,由電腦組成方塊字。那時的電腦技術不能勝任漢字書寫的復雜與敏感,出來的字不好看……幾十年過去了,電腦字體專家們仍在為此做著努力,就更不用說打字機時代的機械拼裝了。
我對此另外的體會,是1987年的《天書》創作。不少人都不明白這些“字”如此像漢字卻沒有內容。其實是因為,這些“偽漢字”的字素是攜帶內容的;我把類似“木”的符號與“水”的符號拼在一起,你一定會說這個字是表示自然的;把“工”與“刀”部拼在一起,你一定認為這個字是說人造物的。這讓你自己首先相信,明明有這個字。這就像看到一張熟面孔,卻叫不出他的名字。我利用了漢字的本性,讓這些字更像它們自己。這是方塊漢字與字素之間特有的“秘密”。
讀到此書結語,我高興地看到,墨磊寧教授將有下一本關于數字時代漢字輸入的寫作。獨特的中文,在全球技術一體化的語境下,又將是一種怎樣的特殊角色與作用?漢字在全球文明進程中,似乎總是承擔著對機體健康生長有益的“怪基因”的作用;對整體文明推進起著調節或彌補缺失部分的作用;是“杠精”的角色,以使文明在被反問中,更平衡地往下走。
就像墨磊寧教授書中提到的:“隨著中文計算機時代的來臨,常用字法、拼合法和代碼法這些曾經相對獨立的模式之間本已松動的邊界如今完全消融了,各種以其為基礎的策略和實體也開始走向融合,匯聚成為新的技術語言形態?!形妮斎胧且环N檢索—組合過程,而非打字的打字—組合過程?!瓘哪撤N意義上說,計算機時代的中國就是一個速記員的國度?!睆募夹g結果的表現上看,西文還在打字,中文已擺脫了“打字機”的體系,進入了看不見的電腦語言的運營中。
在機械時代,中文的復雜無疑成為一種“阻礙”,數字時代卻成為一種可用因素,為“算法”識別、“算力”提速,提供了更多有用的識別信息。這體現在如今拼音、聯想、詞塊、五筆等豐富多樣的輸入手段中,使中文輸入快捷于拼音文字的輸入速度。
可以說,在數字時代的今天,按鍵寫作才開始交到了漢語圈所有需要寫字的個人手里,之前只是行政公文才有權使用。上世紀90年代初,我的一位作家朋友曾組織過一次“作家換筆大會”,許多“爬格子”的作家從此扔掉了手中的筆?,F在想來,這事還真具有歷史節點性的意義——打字機出現200多年后,漢語圈才擺脫了個人手寫的歷史。
7年前我與團隊開始了“AI電影項目”的實驗,這個項目是藝術家與人工智能科學家合作開發的一個沒有電影人(如導演、編劇、攝影師或演員等)參與的電影生成系統。在此提到此項目,我是想分享工作中的一次經歷,有一回,我對電腦生成的劇本不滿意,程序員說:“沒關系,兩天后電腦給你提供200個劇本?!边@就是今天的“打字機”,它不僅幫你查錯、修正語法,還替你寫作。
人們很容易從手寫中判斷是誰的字跡;母親可以從三個女兒的三封打字信件的節奏與輕重中分辨出,哪一封信是哪個女兒寫的;到了電腦時代,就只剩下根據寫者字體選擇的不同,來判斷寫者的偏好。我相信,將來連按鍵的動作都不需要,連字體選擇的機會都沒有了。
對一段歷史的分析與陳述,可幫助人們對未來走向的判斷。這,正是墨磊寧教授這本書的意義所在。
2022年10月8日
從方方面面揭示了漢字在整個20世紀遭受的嚴重打壓?!都~約客》
探尋了被QWERTY鍵盤的勝利所掩蓋的打字機(尤其是中文打字機)的發展歷程,那段不為人知的歷史,那些機型、試驗和錯誤?!短┪钍繄笪膶W副刊》
墨磊寧對中文打字機的歷史進行了嚴肅認真的調查。他在書中記載了各種具有可行性的中文打字機發明,并呈現了那些被遺忘已久的發明者的生活?!度A爾街日報》
《中文打字機》引人入勝地講述了一段跨越不同國家和文化的技術史,且將這個高度技術性的故事處理得非常好讀?!督涣麟s志》
可以說,墨磊寧教授這本書中的每一頁內容,都是我感興趣的。他從“中文打字法”百年來在全球的尷尬處境,從技術語言學視角,通過對打字機演化史的分析,使思想的觸角,觸到人類文明分歧的深處。對當下不同文明之間撕裂根源也具有反思意義?!毂?/p>
?視角獨特。通過將中文打字機的發明歷程引入更廣闊的歷史維度,展現了近代以來的科學技術發展和社會文化變遷。作者由中文打字機這一切口,分析和批評了歷史上西方中心主義對漢字的偏見,以及與之相關聯的種族歧視的話語、東方主義的表現、語言進化論觀點,講述了中文打字機這一“不可能之物”何以可能,而中文如何突破字母文字霸權的重圍而融入全球化信息時代,顯示出其獨特而強大的生命力。
?內容豐富、有趣。從全球最大的打字機公司的研發戰略,到上海商務印書館的研發計劃;從周厚坤、祁暄、舒震東、林語堂等人的打字機設計,到排字工人對活字的實驗性編排;從最古老的字模雕刻印刷術,到當代人日常使用的鍵盤、輸入法,都在本書中被聯系起來,使本書兼具研究價值和可讀性。
?填補了漢字技術史的空白。本書論述了漢字的內在屬性(如非字母文字、表意性)、結構特征(如字形、部首、筆畫)與中文處理技術(如活字印刷、電報、中文輸入法)的緊密關聯,闡釋了人、語言與機器之間的相互作用。
?為中國文化應對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沖擊提供了寶貴經驗。雖然作為工具的中文打字機早已完全淡出當今時代,但在漢字與機械化相互制衡的歷史中,中文打字機承擔了重要的歷史角色。國人對漢字處理技術的早期探索和嘗試為我們揭示了,在應對現代化的沖擊時,應當如何把握外來技術和本國文化的關系。
我們能否聽到中文打字機說了什么?
當我們站在鴻溝的邊緣,為這次考察做最后的安排和準備時,有個問題仍然困擾著我們:假如我們最終與鴻溝中的大量物品(例如各種奇異的編碼和設想出的機器)相遇,我們是否有能力正視它們,而不是將其簡單視為對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對應“本體”的拙劣模仿?比如,當我們知道20世紀30年代一個普通中文打字員一分鐘所能打出漢字的數量時,我們是否會不由自主地將其與當時利用雷明頓打字機和安德伍德打字機所能達到的速度相比較?當我們看到中文打字機的機身時,我們的美學意識是否會不自覺地將其同奧利維蒂公司發明的外形優美、賞心悅目的萊泰拉22型打字機(Lettera 22)相提并論?當我們首次聽到中文打字機的聲音時,我們能否拋開頭腦中由QWERTY鍵盤“嗒嗒嗒”(rat-a-tat)的節奏構成的現代韻律,不抱成見地去傾聽?問題不在于中文打字機能否說話,而在于當它說話時,我們能否聽到。
1950年,美國現代主義作曲家勒羅伊·安德森(Leroy Anderson)創作了一首名為《打字機》(The Typewriter)的樂曲,在這首歡快的樂曲中,他將這種西方商業設備變成了樂器。演奏時,獨奏者(很可能是交響樂團的打擊樂手)坐在舞臺的最前端,身后是管弦樂隊,面前擺著一臺機械式打字機。這位打字員兼打擊樂手演奏出一串密集而連貫的三十二分音符,嵌套于伴奏音樂中,中間點綴以巧妙的休止符,同時為了達到強烈的喜劇效果,以打字機鈴鐺的聲音表示這一行字快要打完了。這首樂曲以“活潑的快板”演繹,每分鐘160拍的超快節奏讓人不禁聯想到里姆斯基–科薩科夫(Rimsky-Korsakoff)的《野蜂飛舞》(The Flight of the Bumblebee)。雖然《打字機》的知名度不如作者的另一作品《切分音時鐘》(Syncopated Clock),但還是進入了公眾的視野,成為文化劇目中雖不常出現但頗受歡迎的一首樂曲(最近由維也納施特勞斯節日樂團[Straus sFestival Orchestra Vienna]在德國的路德維希港和墨爾本藝穗節上演出過)。不過,對打字機最有力的一次宣傳來自交響樂界之外:在1963年的電影《乘龍快婿》(Who’s Minding the Store?)中,喜劇演員杰瑞·劉易斯(Jerry Lewis)滑稽地模仿了使用打字機的動作。
安德森的《打字機》很有啟示意義,它讓我們從更廣的維度認識到字母文字打字機如何作為20世紀現代性的一個標志。打字機是作為一種書寫機器和商業設備發明出來的,但它又兼職出演了大眾現代性的可聽性之一:這個由十六分音符和三十二分音符構成的聲音景觀已經伴隨我們超過一個世紀,并且在當今電子計算機時代下,繼續作為這個世界一個理所當然的部分,縈繞在我們耳畔。此外,這一聲音景觀的形成也由來已久。在1928年,也就是在安德森創作《打字機》20多年前,就有人試著描述王牌武器湯普森機關槍(Thompson machine gun)那可怖的聲音。有人根據它的發明者的名字,將其稱為“湯米槍”(Tommy Gun),也有人給它起了“芝加哥打字機”(Chicago Typewriter)的綽號,因為槍械發射子彈的聲音與打字機那“嗒嗒嗒”的聲音與如出一轍。這一綽號不經意間構成了一個歷史的循環,當第一種批量化生產的打字機從美國內戰時期武器制造商雷明頓公司組裝下線時,弗里德里?!せ乩眨‵riedrich Kittler)不無感慨地將這種打字機比作“說話的機關槍”(discursive machine gun)。到了20世紀30年代,人們不再用機關槍給打字機起綽號,而開始用打字機給機關槍起綽號了。
可聽性只是打字機意象的一個層面。在影視發展史上,打字機也很早就從單純的布景物件晉升為無償演員了。在《女友禮拜五》(His Girl Friday, 1940)、《四百擊》(The 400 Blows, 1959)、《閃靈》(The Shining, 1980)、《總統班底》(All the President’s Men, 1976)、《血網邊緣》(Jagged Edge, 1985)、《巴頓·芬克》(Barton Fink, 1991)、《裸體午餐》(Naked Lunch,1991)、《危情十日》(Misery, 1990)、《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 1993)、《竊聽風暴》(The Lives of Others, 2006)等等電影中,打字機已成為敘事的媒介,有時甚至構成整個場景和故事的核心支點。對打字機最大膽的呈現當數《孟買之音》(Bombay Talkie, 1970),其中有一個鏡頭是幾位演員在一個巨大的打字機上舞蹈,構成了電影音樂劇的高潮部分。在其中,打字機被稱為“命運機器”(fate machine),電影解釋了這一夸張的綽號,因為“打字機的按鍵代表生活的按鍵,我們在按鍵上舞蹈。當我們舞蹈時不斷踩下按鍵,便寫出了我們的人生故事”。電影中著名的寶萊塢曲目《打字機噠噠噠》(Typewriter Tip Tip Tip)也通過擬聲法喚起人們同樣的感情:
打字機噠噠噠噠
書寫著每個人的人生。
不過我們在本書中所要見到的中文打字機聽起來既不像安德森的藝術演繹,也不是“噠噠噠”的聲音,也沒有影響任何著名的中文作家——沒有哪本中文的咖啡桌讀物會將魯迅、張愛玲或茅盾描繪成像頹廢的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那樣,嘴里叼著煙,談論著他們如何喜愛中文打字機。同樣,(目前)也沒有以中文打字機為專題的博物館,即使有,也遠遠達不到全球收藏者和懷舊者對字母文字打字機的收藏規模。在不止一個方面,中文打字機給我們的印象都不太像一個打字機。
當我們準備研究和認識這一機器,乃至更廣闊的現代中文信息技術史時,我們要不斷地問自己:我們有這個能力嗎?再次回到關于聲音的隱喻上:如果一提到中文打字機的聲音我們就聯想起安德森的樂譜、湯米槍和寶萊塢的“噠噠噠”,那我們還能聽到它說了什么嗎?這是本書在方法論上面對的主要挑戰。
根據讀者的不同立場,本書給出的答案可能要么樂觀得天真,要么悲觀得過分。我的確相信能夠書寫一部中文打字機的歷史,并觸及更廣闊的中文技術語言現代性的歷史,但前提是必須拋開一切聽到它“本身”的聲音的幻想。從來不存在這樣的聽覺空間——一個獨立的、不受干擾的錄音棚等待歷史學家去重建。而一旦我們能重新發現中文打字機,它就將借此得到正名,恢復自己應有的地位。中文打字機的可聽性曾經是,而且一直都是一個妥協的頻域,它始終與西方“真正的”打字機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甚至完全被裹挾其中,但又與其全球聲音景觀區別開來。在傾聽中文打字機時,我們無法奢求將自己隔絕于一間和平寧靜的隔音室中,通過高保真的音響來仔細分辨它的聲音質感。相反,我們更像是身處一個嘈雜的咖啡館,樂聲此起彼伏,我們在其中努力分辨它那微弱的聲音?,F實中根本就不存在一部“以中國為中心的”中文打字機史——或者中文現代性史。
從方法論上講,我在本書中的態度可以被表述為“抗爭性的”(agonistic):我們的最終目的并不是寫出一部單一的、和諧的、無爭議的、蓋棺論定的中文打字機歷史,而是希望為不和諧、矛盾甚至不可能性留出足夠的空間,甚至將其視為富有成效的、積極的,更貼近人類歷史實際形成的方式。因此我認為,如果要聽到中文打字機說了什么,我們就必須對自己長期以來關于技術語言學現代性的種種預設進行審視和解構(目前這項工作對歷史學家來說已經習以為常了),同時放棄只要有了批判性反思就可以使我們擺脫這些預設的念頭。在過去的十年里,不論我如何專心地傾聽中文打字機,不論我如何努力地避免將縈繞腦際的、由雷明頓打字機和QWERTY鍵盤發出的音律視為自然,我始終無法聽到純粹的中文打字機的聲音。
當然,中文打字機會發出聲音。甚至也有與《孟買之音》的“噠噠噠”相對應的擬聲詞,但找起來并不容易,在流行文化里也沒有前者那么廣為人知。對于中文打字機聲音的相關描述,我是從塵封的檔案當中找到的(來自那些真正使用和接觸過的人),我發現,中文打字機所發出的這種特殊的節律和音調,有點類似于馬蹄聲般的“嘎噠嘎噠嘎噠”(gada gada gada)聲。其中,“嘎”形容的是打字機的一系列初始動作的聲音,即按下撳手桿,金屬活字便被輸送到卡字桿,撞擊滾筒;“噠”形容的是第二個動作的聲音,即卡字桿回歸原位,金屬活字被送回字盤陣列的原位。
不過,聲音和可聽性是兩回事。即使當我親耳聽到中文打字機“嘎噠嘎噠”的節奏,在我頭腦中回響的還是由安德森的打字機所構成的背景音。雖然這種“嘎噠嘎噠”的聲音有它自己的節奏,但就速度而言,我的頭腦仍然會忍不住認為它是由“真正的”打字機發出的一段時長30秒的“噠噠噠”當中的一個半音或全音。
在這一研究過程中,我逐漸意識到,安德森式的樂曲并不是本書中的歷史人物或我本人可以“提出看法”或“產生感受”的東西——這是因為人和物之間存在著某種至關重要的距離。更準確地說,我們關于現代技術語言學的全部認識就是雷明頓打字機,因此始終都只能在雷明頓的范圍之內談論中文打字機。如此,為了使討論更具批判性和有效,我們就必須解決前面提到的抗爭主義問題,為此,我們要從一個基本認識出發:對于我們頭腦中種種預設和分類的解構,就其本身而言,并不能使我們擺脫這些預設和分類。將某事物解構,或將其歷史化,都只能暫時破壞其穩定性,相當于打開微小的、暫存的時間之窗,而這時,如果有什么先入為主的觀念趁著我們迷迷糊糊、渾然不覺時溜了進來,一些事情——任何事情就不可能發生了。而解構并不可能持久,它只能為一種集體的、有時令人疲憊的努力貢獻一次微小的脈動,這種努力旨在令固有觀念或構型再多“停留”一刻。在解構中,我們盡力將這些觀念拉回,以防止其滑入懸崖之下——懸崖一邊是批判性思維的領域,一邊是固有觀念的蠻荒之地。雖然聽起來有些悲觀,但我認為,這一不屈的斗爭性體現了批判性思維最重要的意義,而且也是我所能給出的最率直的答案之一,特別是在當前——當人文思想被置于審訊之下,被質疑其在當前這個技術至上、反智主義盛行的年代里存在的合理性。此外,我也認為,若是逃避或放棄這種抗爭過程,那么歷史主義和解構主義的唯一的、真正的力量將會遭到極大削弱。因為有些學者證明了某事物的被建構性,并以各種方式假裝已經超越了被解構之物或已取消其真實性;有些學者宣稱自己的研究方法是去中心化的,并以各種方式假裝已經將這一中心從我們的地圖上抹去;有些學者通過把“主流敘述”泛化或復數化(例如將“現代性”[modernity]說成是“各種現代性”[modernities],將“啟蒙思想”[enlightenment]說成是“各種啟蒙思想”[enlightenments])的方式來掩蓋“主流敘事”,并認為其做法絲毫沒有在變相地強化主流敘事……他們這么做就相當于從認知斗爭的戰場上完全撤退,放棄立場,陷戰友于“獨木難支”的更危難的局勢之中。在理解中文打字機和中文信息技術的歷史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同我們的“雷明頓自我”保持批判性的關系,同時,還需要時時提醒自己,單靠批判性的自我意識是不足以讓我們擺脫這個啟發式的、經驗主義的思維框架的。我們不是雷明頓打字機,但我們的頭腦是。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